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石滬漁業歷史~





石滬漁業之歷史
澎湖石滬漁業的起源已無從查考,有可能是早期的先民得自於福建沿岸相關漁業的靈感,到澎湖以後就地取材而衍生出來的漁撈方法;也有可能是漢人移墾澎湖之後,累積了豐富的沿岸採集漁業經驗,而創造出來的地方性產業活動。因為澎湖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可是本地不產竹木,建造船 所費不貲,只能在潮間帶從事一些撿拾漁撈活動來補充生計,才會發展出這種比較省錢(不必使用漁船)又可能比較有收穫的漁業。

早年的石滬不但是澎湖潮間帶最大型、最重要的捕魚設施,也是風強浪大的秋冬時節,唯一比較可能有大量漁獲的一種漁業活動。然而當時的各項工具和技術都還很原始,想要修建石滬並不容易,大概只能在比較靠近岸邊的淺水區填造一些結構簡單的弧形石堤來捕魚。澎湖石滬最早的記錄,可能是清康熙50年(1720)的《臺灣縣志》所記載的「澎湖雜稅,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到現在至少已經有300年左右的歷史了。而吉貝的石滬記錄則首見於乾隆36年(1771)的《澎湖紀略》,當時全澎湖共有大滬2口、小滬69口半,其中吉貝有大滬1口、小滬4口,約佔全澎湖的7%。

到日治以後,因為工具、技術不斷的改良,也累積了更多的海洋經驗和對魚性的認知,人們才有能力到離岸比較遠的水域去修造石滬。這時候的石滬不但是數量迅速增加,規模日漸擴大,連構造也有了不少的改良。到大正6年(1917),澎湖的石滬總數已增加為314口;吉貝的石滬更在前後30年之間,從原來的5口增加到70口,約佔全澎湖的22.3%,幾乎每一家戶都擁有或多或少的滬份(股份)。也就是因為擁有這麼多在季風期間還可以抓到很多魚的石滬,吉貝才能成為一個可以養活1,000多人口的漁業大村。

到昭和10年(1935)以後,雖然機器動力漁船陸續增加,先後引進的各種新式的漁具、漁法也日漸普及,而使得近海及沿海的漁獲量不斷的提高,但是石滬漁業的總漁產量卻仍然是一枝獨秀。根據戰後《澎湖縣統計要覽》的統計,澎湖在民國39年(1950)的漁獲總值有21,331千元,其中石滬的產值還佔有77.4%,約有16,500千元;而當時正在勃興的焚寄網漁業的產值卻只佔17.9%,只有3,810千元。

此後,澎湖的沿近海漁業日益進步,漁獲量也逐漸超過石滬,但是吉貝地區的石滬漁獲卻沒有因而驟減。一直到民國60年(1971)以後,才因為石滬的股份越分越細,持分的人數越來越多,個人獲利的機會越來越少,而逐漸失去吸引力;大約到民國70年(1981)左右,更因為漁村的青壯人口大量的外流,而一蹶不振。根據民國88年(1999)的調查統計,當時澎湖全縣的石滬總數共有558口,吉貝不但以88口石滬(約佔15.8%)居全縣之冠,而且還有1/3左右仍在使用,其石滬漁業的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石滬捕魚








石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疊砌石堤,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只有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得以發展。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而澎湖則可能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



石滬之建造


建造石滬就像成立一家公司,必須先募集股東,擬訂合夥的契約,再合力或分段來填造。股東人數多寡完全看石滬的大小及工程的難易而定,其捕魚權則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輪流的順序,吉貝人大多在每年的七月底重新抽籤。捕魚權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股東。可以說是澎湖一項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文化。

石滬之現況


目前澎湖各地的石滬總數,約有580口之多,其中有88口分佈在吉貝嶼四週。吉貝嶼的石滬無論是數目還是密度都居於全縣之冠,先民就靠著這一畦畦的「海田」,胼手胝足的養活世世代代的子孫。因此吉貝不但是當之無愧的「石滬的故鄉」,更是設立石滬文化館的最理想基地。

資料來源:
吉貝石滬文化館
http://www.shihu.org.tw/#top